天猫供销平台发生价格倒挂的原因有哪些?
价格倒挂的原因是什么呢?
分销商设定的零售价低于采购价,即零售价低于成本价,造成产品破价情况。(占比 5%)
商家应该如何做出反应?根据下图所示,分销商需要在其后台仔细核查零售价是否低于采购价。一旦发生价格破坏,差价一栏将会显示红色背景。
目前,由于供应商后台的采购价涉及分销商等级折扣、基准采购价等多个维度,所以暂时无法支持供应商视角进行破价核查。
2号原因:商品价格本身并未出现倒挂,然而当消费者合并支付时,分销子单的运费被分摊,导致分销子单的实际付款金额小于采购价。(占比25%)
举例来说明:当消费者将一件价值 10 元并需要支付 15 元运费的分销商品和一件价值 100 元并包邮的店铺发货商品合并支付时,系统会将这笔共计 125 元的支付中的运费总额计算出来。
按照合单中的子商品货款占比,将15元拆分到对应的子单中。以前述例子为例,15元运费会被拆分成10元货款的分销商品子单。
普通商品子单的运费为 15*10/(10+100)=1.3 元,货款为 100 元,因此运费分摊为 13.7 元。
由此引起了分销子订单,原本应该收取25元(10元货款+15元运费),分摊运费后实际收入为(10元货款+1.3元运费),当采购价格>11.3时。
价格倒挂会在特定时机出现,即当采购价超过25元时,而没有运费的情况下。
建议商家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?可以考虑让分销商采用担保交易支付方式。就像前面提到的例子一样,实际上,从分销商的角度来看,这笔合并支付的总账是平衡的。通过采用担保交易,分销商可以将分摊的运费支付返还,从而实现在线供应商和分销商之间的账目平衡。
3. 消费者叠加各种优惠(例如满减券、淘金币、全场券、店铺券等),导致订单的实际支付金额低于采购价,而商品价格本身并未被抬高。这一情况占比为70%。
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,合作/权益/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:epebiz@outl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