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EIN营业额暴涨至1107亿,拼多多出海遇劲敌

货源库7个月前 (12-29)电商
SHEIN营业额暴涨至1107亿,拼多多出海遇劲敌

1.SHEIN上半年营业额1107亿

近日,据36氪报道,2022上半年SHEIN的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,折合人民币1107.2亿元,同比增速50%

SHEIN为本年度设定的销售目标是300亿美元,在上半年就已经实现一大半了,下半年有“黑色星期五”“圣诞节”“元旦”等节日的加持,300亿美元的年度目标几乎是没有悬念的,大概率会超额完成。

说到SHEIN,其近几年的增长速度,基本可以称得上是“奇迹”。

2020年,在大环境的催化下,人们的线上购物需求暴增,SHEIN迅速抓住机会,依托性价比优势迅速在北美市场发展壮大。2020年,相较上一年SHEIN达到了250%的惊人增长,GMV首次突破100亿美元。

ZARA属于Inditex集团旗下,2022年上半年整个Inditex集团同比增长7%,销售额仅128亿美元。而Zara的销售额仅88.95亿欧元(折合美元约89亿美元),与SHEIN的160亿美元仍有巨大差距。

而SHEIN能取得如此高的销售额,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,那就是中东市场。

在大家的潜意识中,认为SHEIN基本只服务于美国和欧洲市场,而忽略了中东市场,但从SHEIN在各个市场中的客单价来看,中东市场是最高的,达到130美元,美国市场客单价仅75美元。

中东市场客单价高的原因在于,部分中东地区的线下商城并不多,女性在电商平台购物时,时常一买就买很多。

因此SHEIN一直很重视中东市场,这也反映出,SHEIN的市场不止有欧美地区。

2.拼多多杀入SHEIN腹地

9月1日,拼多多海外业务“Temu”正式开启启动,据拼多多官方消息,9月1日至9月15日均处于平台测试期,测试结束后,也就是9月16日,Temu才将全量开放售卖。

在TemuAPP中带有“Team Up,Price Down”的后缀,意思是“组团购买,价格更低”,这样的标语与拼多多在国内的定位一致。

从页面风格来看,Temu简洁明了的商品页跟拼多多喜庆的页面完全不同,显然是为了迎合美国当地的审美习惯。

再从产品品类来看,Temu目前共有14个大类——包括女装、美妆、配饰、鞋包、童装、家居园艺等等。但从主页上来看,明显能够看出Temu依旧是主打女装、饰品等品类,其他产品上架的并不多。

从团队来看,拼多多海外业务的绝大部分都是之前SHEIN的员工,为了让Temu顺利上线,拼多多以高价“挖走”SHEIN的团队,才组成了其海外业务团队的主体。

从供应商来看,SHEIN的供应商也被拼多多“盯上了”,为了让SHEIN的供应商也为Temu供货,拼多多开出了比SHEIN更短的结款周期、更充足的交货周期、免佣金、0元开店等等一系列的条件,最终得以说服一批服装工厂进入平台开店。

从模式上来看,拼多多同样学习了SHEIN,工厂或卖家上架商品后,将货物发送到国内指定仓库,再由平台统一运输。与商家自己运输相比,品台统一运输更履约环节。

比较不同的是Temu“寄售”的销售模式——即卖家将货物提供给拼多多后,定价、运营、物流等都由拼多多来做,相比于“卖家”的称呼,不如说供应商更加贴切。

而Temu开启运营,也意味着两家公司将展开正面交锋。

3.胜负难分

拼多多在国内的生长态势,可以用“野蛮”来形容,在中国的电商市场被淘宝和京东瓜分的差不多的时候,拼多多凭借一己之力搅动整个电商市场的局势。

这次进军美国市场,拼多多也是做足了准备。

资金上,拼多多财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,拼多多营收超550亿元,净利润超过150亿元,雄厚的资金让其有足够的底气进军海外市场。

对于跨境电商来说,“品牌”是十分重要的,这也是SHEIN一直在做自己品牌的原因。

拼多多以往在国内的“打法”,基本上都是靠价格,走量取胜,目前来说,没有品牌支撑的Temu想在短时间内与SHEIN抢食,难度不小。

但据悉,拼多多已经开始招募具有独立设计以及生产能力的商家,显然是要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了。

尽管今年的大环境并不算友好,跨境电商也是极其容易被环境制约的业务,但拼多多这次出海,意味着国内电商平台已经看到了海外的市场,也做出了新的尝试,所以拼多多的这项新业务,依然让外界颇为期待。

na.png

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,合作/权益/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:epebiz@outlook.com

标签: Shein希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