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mu严阵以待:黑五大考,大批卖家遭罚款上万!
据悉,2024年Temu黑五大促将从10月20日举行至12月5日,为期47天。分段作战,策略布局:10月20日至11月1日率先拉开序幕,预热蓄势待发;随后11月2日起,直击高潮,正式销售火力全开直至12月5日,满载惊喜不停歇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批Temu卖家在黑五期间陷入了罚款泥潭。
01卖家爆料TEMU罚款激增
黑五大促火热进行之余,Temu对于商品资质造假的罚款激增也引起了跨境业内的广泛讨论。
经过深度洞察,及内部消息曝光,一系列针对Temu卖家的合规审查行动展开。自11月中旬始,多例违规案例浮出水面,涉及资格不符导致的纪律处分升级,覆盖罚款、资金提取受限乃至产品大规模下架措施。
依据卖家真实反馈,当前审核重心已锁定电子消费、婴幼儿娱乐装备、照明器具以及个人护理美妆品细分赛道,形成密集排查网络。制裁尺度严谨,经济代价高昂,罚款区间跨越数级,极端状况下,个别商户透露累计受限资金竟触及百万元级水位线。
值得关注的是,相较于过往品质异议引起的非正义性制裁争议,本轮处罚措施受到Temu社区相对温和接纳。关键转折点在于,绝大多数涉案对象涉嫌提供虚假文档证据,包括图像处理手段提交审核资料、怠于委托第三方评估认证等不当操作。
常规而言,获取合法身份需承担系列支出,涵盖启动注册、审核评定与颁证等环节。部分Temu从业者坦承,置身该低门槛高流转特质鲜明业态之中,相当比例商户不愿额外投资时间和财力投身于正规化路径。
然而,亦有不同观点涌现,主张即便Temu志在紧抓资质门槛,理想状态应前置筛查关口,而不是在上架了一段时间才开始罚款、限制资金,并指出Temu的这种操作颇有关起门来放狗的那味。
毋庸置疑,严苛审查新常态已然确立,众多Temu商户应时而谋,竞相对接专业检验单位,争取合法背书。
而值得一提的是,官方早前声明强调,自10月起,唯有跨境服务平台指定合作伙伴开具之鉴定文书获准采纳。言外之意,卖家只能找与Temu合作的服务商做检测报告,否则资质认证将不被平台认可,面临处罚风险。
基于谨慎性原则,目前已有不少卖家选择通过这些检测机构申请资质,以便后续能够进行申诉,顺利重新上架产品。
而除了资质审查外,近期关于Temu的另一消息也受到了业内卖家的瞩目。
02网传TEMU将推出第三方平台模式
据了解到,近日,Temu计划推出POP模式的传言刷屏了跨境圈。
所谓POP模式,全称为Platform Open Plan,即第三方平台模式。该模式下,平台仅提供渠道、服务并收取交易佣金,卖家拥有较高的自主权,负责选品、定价、开店运营以及配送。
若传言属实,Temu将在未来并行全托管、半托管和第三方平台三种模式。
利好声音聚焦新增展销窗口潜力,寄望于多样化选择催化动能释放,拓宽利润空间。乐观派坚信,灵活匹配市场需求,促进生态繁荣。
然忧虑情绪并存,顾虑主要集中于操作层面繁复度攀升,恐致效能折损;更有甚者担忧,革新布局或激化同行间对抗态势,深化不确定性阴影笼罩。
而从平台的角度来看,增加第三方平台模式,能够为Temu构建一个多元化、多层次的商业网络,实现比单一依赖托管模式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影响力。
据了解,起初的全托管模式下,Temu主要服务于贸易流通型企业及制造商阵营,小巧便携商品构筑热销版图。之后开启的半托管模式,Temu锚定了具备本土履约能力的海外仓卖家,专攻高价值、高端定位大件市场,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今朝新篇章,第三方平台模式愿景浮现,瞩目成熟操盘手加盟,Temu聚力拓宽商品谱系广度与深度,共同缔造百花齐放盛景。
此外值得一提的是,日前,据外媒报道,Temu已开放美国本地卖家的入驻申请,并且挖走了亚马逊的一些头部卖家。值得关注,亚马逊前25席位中,已有5家现身Temu阵营,宣告崭新格局雏形显现。
针对开放第三方平台模式热议,不乏洞察家推测,Temu暗藏挑战者心态,剑指电商龙头亚马逊,正式拉开序幕。市场反响热烈,各方猜测纷飞。
然而,至今为止,Temu尚未就此传闻作出回应,关于第三方平台模式构想,及其衍生连锁反应,尚处朦胧阶段。确切轮廓,需耐心等待时间检验,官方声明为关键钥匙。
本网站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,合作/权益/投稿 请联系平台管理员 Email:epebiz@outlook.com